发布时间:2015-11-27 作者:益联 来源:益联医学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也是急诊医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章节。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可明显提高复苏成功率并能大程度保护脏器功能,降低病死率。传统的心肺复苏教学由于只是单纯的讲授知识点而使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心肺复苏的实践操作并且也不允许学生在病例上直接进行心肺复苏的实践操作,心肺复苏的教学工作变得更加棘手。
当今医疗工作者面临着迅速的技术更新、患者维权意识提高的大环境下,相当多数的操作项目难以直接在病人身上实施教学,因此模仿并重现临床操作环境的模拟系统成为了训练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肺复苏模拟人通过充分模仿人的正常结构与机能、疾病的表现与演变以及对患者的诊疗过程,将情景、操作融为一体以实现更为科学化、人性化培养医学生实践的目的,无风险,高可信度的计算机模拟系统应用于临床技能训练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1)操作安全,可重复:操作者能够将模拟人视为真实的患者,允许出错,并且可以多次操作直到掌握为止。(2)记录和回放:可以通过储存的影像资料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讨论和评价。(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生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在高端模拟人上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组员之间相互配合、减少重复,避免遗漏,这与《2010年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强调以团队形式给予患者心肺复苏的总体思想是高度一致的。(4)医学培训和考核的标准化:医学模拟教学运用程序语言为教学设置了“黄金标准”,因此用模拟人系统作为考核工具科学而客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高端模拟系统进行考核是决定医学生能否进入临床的一项权威指标。
采用心肺复苏模拟人心肺复苏操作量化评分标准,对学生操作进行考评,所有学生对模拟人考试方法的满意度高达90%。本研究表明,利用仿真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术培训后,其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得到显著提高,其培训前后成绩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如何发挥高校主渠道作用,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学人才,是建设21世纪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保障。我们在临床技能教学中引入模拟医学教学,改变以往“老师讲课为主+单项技术操作练习为辅”的传统培训方法,采用“简短理论讲授+分项技术练习+综合模拟演练+录像分析总结”的国际流行模式进行培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综合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文章来源:http://www.shyilian.com.cn/news/n155.html |